行業資訊
其他欄目: | 公司動態選擇密相氣力輸送系統時注意細節很重要
- 宏工網絡部
- 字號 + -
密相氣力輸送為粉體物料輸送提供了許多優勢。它是輸送研磨料的首選,但也非常成功地用于輸送各種黏性的、易碎的、比重大的或混合的粉體物料。但是,要利用這些優點,應適當考慮氣力輸送系統設計的某些因素,確保密相氣力輸送系統是您的最佳選擇。一些因素將決定氣力輸送系統安裝成敗。
首先,讓我們談談密相氣力輸送系統所提供的優勢。密相氣力輸送系統利用相對較低的動力,依靠高壓差(正負)來移動粉體物料。低速可實現柔和的轉移,使物料移動時的磨損和沖擊較小。這使得密相氣力輸送系統非常適合大多數研磨性,易碎性甚至是混合物料。您將減少產品破損,從而減少產品浪費。材料分離也被最小化,從而減少了潛在的下游工藝問題。
與稀相氣力輸送設計相比,密相氣力輸送系統提供的另一個優勢是部件磨損更少。較低的運動氣流速度意味著部件不會受到所輸送物料的沖擊。想一想噴砂機的工作原理。研磨料以稀疏的方式高速噴射到表面上。它可以清潔表面,但是重復噴砂肯定會損壞該表面。當粉體物料以較低的密相速度移動時,氣力輸送系統部件的使用壽命更長,從而降低了維護成本并減少了停機時間。
密相氣力輸送系統優勢降低了物料傳輸速度并節省了成本,因此密相氣力輸送系統可以為您的企業節省實際成本。。但是,在決定選擇哪種類型的輸送系統時,有很多方面需要特別考慮,以確保您選擇最佳的系統來滿足您的需求。
考慮的領域之一是流態化。密相氣力輸送通常依賴于使固體粉末流化的能力–當引入動力時,使物料像液體一樣流動。但是,并非所有材料都會流化。一些細顆粒,例如碳酸鈣,在氣流壓力下它們會壓實,無法流化。某些由大小相差很大或形狀不規則的細顆粒和粗顆粒組成的混合物也會壓實而不是流動。如果物料分離,并且粗顆粒集中在管線中,則細顆粒將僅填充間隙,并再次形成堵塞。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物料都需要流化才能有效地通過密相氣力輸送系統。例如,如果正確計算了系統的長度和壓力,則中等大小的顆粒無需流化即可輸送。這些計算需要經驗和測試才能成功。
要考慮的另一個領域是是否需要將其他輸送線空氣噴射器合并到輸送系統中。通過沿輸送線定期引入空氣,某些系統將更有效地運行。在上面討論的流化實例中,增加空氣脈沖可以幫助確保粉體物料以最小速度在整個氣力輸送系統中正常輸送。
空氣注入還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細粉在運輸機錐體中的橋接。如果不使用運輸錐充氣,粉末會在運輸錐出口上方橋接并停止進料。正確放置的進樣器將使輸送錐中的粉末流化,從而使流入管線的流量保持一致。確定這些空氣注入的位置和壓力(無論是在運輸機中還是沿輸送線)對于系統平穩流動且不會堵塞的系統至關重要。另外,通過使用空氣噴射,將減少整個系統的氣體消耗,從而提高效率。系統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了。除了正確計算動力量和輸送壓力外,還必須定位空氣噴射器的位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物料輸送速度。
在氣力輸送系統設計中,有幾個設計要素要考慮,第一個與被輸送物料的物理特性有關。堆積密度、磨蝕性、硬度、粒度/分布/形狀、水分含量、溫度和靜電都是考慮因素。氣力輸送系統的速率,長度和管道路線配置將影響整體系統設計。
通常,密相氣力輸送系統的管徑將小于同等大小的稀相系統的管徑。較小的管道將減少安裝所需的空間和成本。當線路布線較長且包含許多折彎時,此優勢尤其值得注意。
簡而言之,密相氣力輸送系統具有許多優點-但需要專業知識才能確保它是滿足您需求的最佳選擇。每個粉體物料處理系統都是獨特的,并應采用專門設計的解決方案以獲得最佳結果。一旦確定了密相氣力輸送系統是正確的選擇,就需要測試以實現最高效率。即使是最有經驗的密相系統設計工程師也會建議進行實驗室測試,以驗證其設計假設是否正確。著名的密相系統供應商廣東宏工將推薦并提供這些測試服務。
就氣力輸送過程的長期可行性和維護而言,經過精心設計的氣力輸送系統會為您提供更多的價值。根據您的需求定制適當的密相氣力輸送系統可以減少您的長期維護成本和系統停機時間。但是必須特別注意細節。正確了解細節可能為您節省大量的成本。
公司動態
- 2023-07-28
活動預告丨三大趨勢!邀您共討磷酸鐵鋰生產的挑戰與解決之策
- 2023-07-21
15周年丨一圖讀懂宏工科技11項產品專利技術
- 2023-07-15
宏工碩才 智取未來 | 2023宏碩計劃開營儀式圓滿召開
- 2023-07-15
客戶案例丨用于粉末涂料的大料配料系統
- 2023-07-06
活動速遞丨鍛造多元產品矩陣,宏工科技的制漿工藝革新路徑
- 2023-07-06
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尚水智能一項專利宣告專利權全部無效
- 2023-06-30
15周年丨一圖回顧宏工科技15年創新亮點
- 2023-06-21
端午 | 粽有咸甜,均是生活滋味
- 2023-06-21
陶瓷粉料制備輸送過程三大難點,如何解決?
- 2023-06-08
高工鋰電丨宏工科技分享鋰電材料從“制造”到“智造”的變革探索